惊爆!河南鹤壁淇县一家民营企业被莫名划扣的900万 !
--一位七十多岁退伍老兵的心声和新生!
鹤壁淇县,朝歌文化的发源地,《封神演义》追溯地,当年残暴无比的商纣王杀害了多少忠肝义士!现在走在淇县以比干名字命名的比干大道上,还能想象到比干手捧“玲珑心”献给纣王的情景。纣王用沾满义士的热血染红了自己的江山宝座......当今社会也有不乏权贵巧夺名目腐蚀大众、腐蚀民营企业,使其成为攀登的政绩,“巧夺名目政绩项目”染红了他政治道路上的“红领带”。
当年淇县艾可威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6+3”标志性工程,由于“苍蝇和老虎”啃食,使其该项目深深陷入泥潭。 十二年了,从公司被淇滨区法院莫名扣划的900万元开始,贵凤瑞副总经理,现年七十二岁高龄的退伍老兵,开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申诉之路......
一、企业天降横祸:被篡改的公司扣款单与消失的资金
2014年2月,公司原法人张玉民原本写着“1475903元”的保证书上,数字被涂改成“7475903元”,三个“7”字笔迹各异——第一个起笔带勾,第二个横划粗重,第三个收尾上翘,可以明显看出是事后涂改的痕迹。
淇滨区法院副院长许某生称这是“张玉民总经理的亲笔保证”,并催促公司先交完150万元后才能解封工程,“后续再说”。
此时,已投入数亿元,这笔本用于项目周转的147万元保证金,却在法院操作下变成了747万元的扣划款。2018年,他在中央第一巡视组查处时,在法院的“民事案件卷宗”里,拍照到也更坐实了数字篡改的事实——这份漏洞百出的卷宗,就成了法院扣划资金的“依据”。
二、程序迷局:无原告、无判决的扣划“奇观”
这场闹剧的荒诞之处在于,扣划自始至终没有原告。2013年2月,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曾以财产保全为由申请冻结和扣划艾可威账户的资产,但因“没有证据”,法院于一个月后下达(2013)淇滨民保字第6-2号裁定书解除冻结。



三、十二年申诉路:从地方到中央的“踢皮球”困局
自2015年起,贵凤瑞踏上了漫长的向法院讨债之路;
2018年:中央巡视组在河南巡视期间,到郑州黄河迎宾馆申诉,在法院档案室被许某生阻拦,只在鹤壁市淇滨区法院内用手机拍照到900万元来历的“保证书”照片;
2019年:向省纪委举报下转到淇滨区纪委后,许某生被免职,但900万元仍未归还;
2023-2024年:向最高法、河南省高级院寄信反映,材料被逐级转回,得出最终以结案为由的手机短信;

2025年:向中央第五巡视组举报,仍被转交淇滨区纪委处理,至今无果。
2025年5月,向中央第五巡视组举报淇滨区纪委书记李某某受贿后,被压着该案不处理。

四、追问:九百万元背后的司法公信力之困
如今的贵凤瑞租住在郑州民房,室内除了申诉材料,还有一张“6+3”工程的效果图——这座曾被视为淇县标志性工程。艾可威公司无端背上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
2013年2月淇滨区法院作出淇滨民保字6-1号民事裁定书,一个月后因无证据未起诉,法院作出了(2013)淇滨民保字6-2号民事裁定终止保全;通过淇县政法委书记张某某协调给法院150万元,工程也未解封,又划走747万多元;2015年11月去法院要150万时被告知是900万;举报人才知道是鹤壁市淇滨区法院非法扣划900万元的事实俱在,随向省检察院、举报材料转到河南省高级法院,省高院监察室某国荣称法院没问题。
没有原告、没有判决,法院凭什么扣划企业资金?被篡改的数字为何能成为‘合法’依据?
贵凤瑞请求鹤壁市淇滨区法院一次性返还人民币900万元,承担支付同期贷款利率银行利息;追究相关办案人的失职、渎职行为,追究相关人员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网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或当事人或单位核实,提醒读者谨慎甄别。本文立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观点,仅作为呼吁、支持公平正义予以持续关注。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